過去的三年疫情讓人們對“囤菜”的需求前所未有地被放大,也令冰箱的容量再度被列為重要的選購指標。伴隨著疫情政策的放開和消費的復蘇,一方面,作為家庭必備品和耐用品,冰箱企業早已沉淀出了深厚的技術和制造能力,結構漸趨穩定;另一方面,在產品形態日趨多元化的影響下,消費者對冰箱市場也提出了更多的期待,企業的平臺設備和制造能力也在面臨新的挑戰。
(資料圖)
線上線下市場各自挖掘增長曲線
近日,奧維云網(AVC)發布報告顯示,2020-2022年,中國冰箱零售市場規模分別為3256萬臺、3188萬臺和3006萬臺,零售額分別為900億元、971億元和930億元。就家電產業而言,冰箱品類受疫情影響較小體現出了家庭必需品的需求韌性。
2022年,冰箱市場零售量及零售額雙雙下滑。分渠道來看,線下實體一方面受到移動互聯網的沖擊,在客流量顯著減少的基礎上,結構升級成為穩定營收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高成本的運轉模式缺少效率優化空間,經營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證。而電商市場經歷了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后,也迅速進入瓶頸期;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對經典電商形成了不可逆的流量切割,行業內卷進一步加劇了高性價比市場的深度競爭。
作為唯一可以為消費者提供產品體驗的渠道觸點,線下市場成為對價格變化敏感度低、品質化要求高的高端消費群體聚集地。這從卡薩帝、COLMO、博西、松下等高端品牌線下市場份額的增長中可以得到驗證。奧維云網(AVC)線下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冰箱市場海爾系零售額占比40%,海信容聲系零售額占比17%,美的系零售額占比13.5%,博西系零售額占比13%,松下零售額占比3.9%。
另一方面,電商渠道自身也在尋找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2022年,下沉市場的空間被高度關注,以京東專賣店、天貓優品和蘇寧零售云為代表的電商下沉渠道迅速打開四六級市場的需求空間,實現了規模化增長。品牌在下沉渠道的參與深度直接體現在其在線上市場的表現。
產品形態進入慢迭代發展周期
作為功能性產品,為了避免陷入高度同質化的競爭泥潭,企業也在紛紛努力尋求新的技術迭代。或開發車載冰箱、化妝品冰箱等開辟新賽道;或通過對開門方式和溫區的排列組合形成不同格局差異化門體,近年來逐漸形成了以法式、十字和對開為核心的產業結構。
監測數據顯示,在八個季度的連續追蹤里,對開門冰箱零售額占比穩定在25%左右,十字四門冰箱零售額占比穩定在31%左右。價格方面,2022年冰箱線上、線下市場零售均價同比分別增長0.1%和13%。線下各細分市場均保持穩健的價格增長能力,線上價格競爭激烈程度趨于溫和,風冷三門、十字和對開的價格降幅均低于5%。奧維云網判斷,冰箱產品的形態演化之勢已至盡頭,未來將進入慢迭代的發展周期。
裝得更多,占地更小成新需求
經歷了三年的疫情,“囤菜”的消費習慣再度興起,預制菜的興起令冷凍空間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此外,化妝品、護膚品和保養品等也被納入冷藏存儲的行列,冷藏需求的場景不斷被擴大,冰箱容積的需求在持續擴大。
當需求被傳導至零售終端,大容積冰箱市場占有率呈現出連年增長的發展態勢。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線上零售市場400升以上冰箱零售額占比高達69%,較2020年增長11.8%;線下市場400升以上零售額占比高達83.5%,較2020年增長9.3%。
而冰箱的大容積趨勢也將讓冰箱企業的視野投向了對冰箱內部空間的利用,冰箱的箱體發展被推向了一個新的方向,自由嵌入式冰箱開始進入消費者視野。
廚房場景下的空間集成和節約成為冰箱產品的又一發展方向,超薄的箱體和門體、小體積大容積產品逐漸增多,技術門檻的抬高也不可避免的將大部分企業擋在這一細分市場的競爭之外。此外,在櫥柜企業的引導下,消費者對廚房的規范化、一致化裝修風格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平嵌冰箱應運而生。
伴隨企業投入增加以及價格不斷下探,消費者的接受度有望提高,業內預測,2023年的冰箱市場將會出現新的驚喜,行業的高端發展也將有新的著力點。
行業將迎恢復性增長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放開,線下工廠、銷售渠道、物流運輸恢復,對于家電市場的線下銷售帶來利好因素。奧維云網研判,2023年中國冰箱市場穩定發展,行業將迎來恢復性增長。
對比2022年年初,家電行業主要原材料鋼、銅、鋁、塑料等價格持續下調,受原材料價格影響的冰箱企業成本壓力緩解,有望迎來利潤改善。疫情以來,家電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等活動以及地方政府補貼政策陸續出臺。預計,相比于2022年,各地促進消費政策數量及力度有望加強。而保交樓政策推廣帶來竣工交付的提升,預計2023年下半年開始,政策帶來的紅利傳遞至C端銷售。此外,存量房用戶改造已成為家裝市場主要的需求源泉,其釋放的翻新裝修改造需求相當可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