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24年,巨人大廈項目終于迎來了重建的曙光。
6月1日,珠海正方盛世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正方盛世”)與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珠海巨人”)在珠海產權交易中心正式簽訂珠海巨人大廈在建工程及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以4.02億元掛牌價格拍下珠海巨人大廈在建工程及土地使用權。這意味著從1997年擱置至今的巨人大廈正式易主,巨人大廈項目將被盤活煥新。
盤活巨人大廈
巨人大廈項目位于珠海市香洲區銀樺路南側,用地面積約2.9萬平方米,使用年限為50年,已經使用年限為28年,用途為辦公。該項目于1997年2月停工至今,僅完成了樁基、承載平臺、地下三層和地上二層的土建施工量。
停工24年,巨人大廈的現狀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珠海產權交易中心信息顯示,目前該工程四周設圍擋,部分用作廢品回收站,部分空地作為駕校停車場使用。由于長期閑置及養護不足,地基基礎及承載構件受損對建筑物安全帶來較大影響,房屋安全無法確保,其現狀承重部分是否還能滿足原設計要求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無法保證未來年度的工程是否可以繼續在原基礎上續建。
然而,上述問題并不是巨人大廈重建的最大的障礙。據悉,2001年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將“巨人大廈”在建工程及相應土地使用權裁定給19個債權人,由19個債權人按份共有。巨人大廈權益過于分散,整合難度大。
2019年,珠海市香洲區區屬國企珠海市香洲正方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正方控股”)牽頭推進盤活巨人大廈,經過對19家權益人進行梳理盤查后,正方控股決定收購巨人大廈22%權益,成為其權益人之一。后經磋商,正方控股與其余主要權益人珠海賽納置業有限公司、珠海市士安有限公司達成共識,成立合資公司“珠海正方盛世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推進巨人大廈盤活。
此外,歷時24年,巨人大廈涉及城市更新、法務合規、金融風控等多方面專業知識,盤活的流程錯綜復雜。2021年4月,珠海市自然資源局發布的《“爛尾樓”整治處理辦法》表示,爛尾樓項目可與城市更新項目或出讓用地建設項目用地合宗聯動開發建設,這為爛尾樓盤活增添了更多操作空間。
停工24年
說起巨人大廈,許多人會聯想到史玉柱,其推出的保健品“腦白金”電視廣告讓人印象深刻。
1992年,史玉柱在珠海市創辦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團(下稱“巨人集團”)。20世紀90年代,史玉柱帶領巨人集團在珠海投資建設巨人大廈。據相關媒體報道,巨人大廈原本計劃建設為18層的辦公樓,然而,樓層不斷增加,在巨人大廈開工典禮上,史玉柱表示,巨人大廈將建78層,建成當時中國的第一高樓。需要12億元的資金投入。
出乎意料的是,1997年因為資金問題,巨人大廈未能完工,由此陷入了長達24年的停工階段。
如今,正方盛世介入,巨人大廈將迎來生機。正方控股的官方公眾號“珠海正方”表示,巨人大廈將根據政府批復的方案規劃重建。那么,具體的規劃會是怎樣的呢?《華夏時報》記者在工作時間多次致電正方控股,未聯系到相關工作人員。此外,《華夏時報》記者向巨人網絡(股票代碼:002558.SZ)發去了采訪提綱,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表示,巨人大廈未來的規劃應該還是會考慮到商業辦公等需求,加上巨人大廈周邊有比較多的居民區,有可能形成較大的商業廣場,所以會是以綜合體等形式出現。
然而,珠海的寫字樓已經嚴重供過于求,若繼續朝著商業辦公的方向來建設,巨人大廈的去化將成為難題。第一太平戴維斯數據顯示,2020年,珠海市甲級寫字樓空置率環比上升5.5個百分點,至47.4%。2021年,珠海市預計迎來10個項目交付入市,共計為市場帶來76.2萬平方米新增供應,空置率料將持續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巨人大廈并不是珠海唯一的爛尾樓。據相關媒體報道,上世紀90年代初是珠海市房地產開發的第一輪高峰期,后銀行方面收緊,暫停對房地產的貸款,多處樓盤停工,其中多數商業項目位于迎賓路、景山路、九洲大道、粵海西路等交通主干道上。
那么,要盤活爛尾樓,最關鍵的是什么呢?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認為,有關爛尾樓的盤活,最麻煩的是產權、債務糾紛之類的問題,各方關系一般情況下會比較復雜。
嚴躍進表示,盤活爛尾樓的關鍵,就是要確保該項目沒有太多的糾紛,同時地方政府可以給予開工的支持,這樣后續的問題就不會太大。(本報記者 張慧敏 李未來 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