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再延的背后牽扯的一定是切身的利益。
自三星將LCD面板停止時間從2020年底推遲到2021年3月之前之后,近日,根據外媒報道,三星顯示(SDC)決定,應集團要求,原定的關閉韓國境內LCD面板生產線的計劃,將延后至2021年11月。本次延后將增加400萬片的LCD電視面板產量,以彌補部分供給缺口。
LCD面板需求旺盛
早在今年4月,三星顯示就曾宣布將在2020年年底停止生產LCD面板。三星顯示方面認為,LCD屏幕技術已經成熟悉且面板供給過剩,其后續將會重點發力QLED(量子點)技術和OLED相關技術。
據了解,三星顯示計劃關停的產線涉及韓國本土三座大尺寸LCD面板廠以及蘇州8.5代線。2019年,SDC在韓國的7代以上大尺寸LCD產能面積占全球約12.2%,加上在蘇州的8.5代線,比例達到了15.7%。
不過由于在新冠疫情的刺激下,長時間的居家生活成了人們的常態。在此情況下,電視的銷量逐步攀升,面板的需求爆發式增長,使得面板供不應求,并且帶動了面板價格的大漲。
根據群智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以來,LCD面板價格持續上漲的局面仍在持續。12月下旬,32吋至75吋TV面板的價格均較前期上漲2美元至5美元不等。
根據群智咨詢數預測,至2021年1月份,32寸TV面板將維持2-3美元的漲幅,50寸面板供應持續緊缺,2021年1月份可能會上漲4美元,55寸及大尺寸面板的漲幅更將達到5-6美元。
在如此強勁的走勢下,作為電視制造行業領頭羊的三星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根據Omdia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今年電視大賣,三星是最大的受惠者之一,2021年銷售目標更積極,將挑戰5000萬臺的出貨。
從中也看出了三星對于LCD面板現狀的樂觀態度。由于三星在OLED以及QLED方面的布局,對于LCD生產并沒有強依賴行。因此,一旦LCD面板價格下降,三星也有極大可能再次關停LCD的生產,轉而進行更高顯示技術的研究。
利益僅是三星延遲最小的理由
當然,由于LCD面板價格的增長獲得利益雖然是三星延遲關閉生產線的原因,但這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當前,三星彩電市場占有率雖然連年蟬聯第一,但中國彩電品牌給其帶來的壓力不容小覷。TCL已經成長為除三星以外全球最大的彩電企業,海信也通過自己先進的技術優勢、品牌優勢以及營銷優勢,給外資品牌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對比中國品牌來說,三星最大的優勢就是面板業務。僅通過一己之力便打通了彩電制造最重要的供應鏈體系。但是,隨著三星不在對LCD面板生產予以重視,逐漸減少了LCD面板的產能以及將蘇州8.5代廠賣給了華星光電,三星在LCD面板生產上,已經不具備絕對的優勢。
也正因為三星縮減了產能以及疫情的影響,導致面板的需求大幅增加。這也讓以TCL、京東方為首的中國面板生產企業不斷釋放產能。此消彼長之下,三星彩電的霸主地位也將會受到動搖。
因此,三星彩電業務延遲關閉LCD面板工廠。一方面,利用自己完善的產業鏈結構,獲得豐厚的利益。另一方面,延遲關閉工廠并不會影響三星在新業務的擴張和進程。對于三星來說,延遲關閉并不會對三星彩電業務造成傷害,反而還能打亂對手的一些既定部署。
預測未來LCD仍有很多市場機會的三星,一定不會著急關閉LCD工廠,這才是資本逐利真正的屬性。
關鍵詞: 三星LCD